规模扩张下,七成量化多头业绩亏损 今年虽然是量化私募的大年,量化多头收益上大幅度跑赢主观多头,但是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量化的业绩乏善可陈。。 私募排排网统计的2302只量化多头基金中,其10月份平均收益告负,为-1.78%。在2302只量化多头基金中,10月份仅有635只基金获得正收益。也就是说,该策略10月份的正收益占比仅为27.59%,赚钱私募占比不足三成。而主观多头私募基金不仅在10月份获得0.46%的正收益,赚钱私募占比更是超过五成。可见在10月份量化私募整体业绩是跑输主观策略的。 针对这次量化策略的回撤原因,其实还是跟市场大势有关系。我们知道今年上半年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盘整体上跑赢上证50和沪深300,这就造成大量以中证500为主策略的量化产品实现较高的收益,但是我们看到10月份以来市场无论是大盘基数的上证50和沪深300,还是中盘指数的中证500,都没有比较好的表现,对策略上就形成指数beta与超额alpha都没有良好表现的情况。由于指增和中性是国内量化策略中资金容量最大的策略类型,因此几乎所有主流量化机构都出现了较大的回撤。 不过,若从年初至今的数据看,量化私募赚钱效应依然显著。截至11月18日,26家百亿级别的量化私募年内依旧全部正收益。 从公司平均收益来看,鸣石投资、佳期投资、聚宽投资、金戈量锐、凡二投资、世纪前沿私募基金等6家私募年内收益更是超过了30%。 今年以来中证500从三月份的6033.41点一路攀升到九月中旬的7688.60,最高涨幅达到27.43%,而从年初到11月25日涨幅也高达13.27%,因此亿私募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平均超额收益都高达20.06%,凡二英火5号、天演中证500指数增强3号、鸣石春天十三号、世纪前沿指数增强2号等四只500指增基金的超额收益更是超过30%。但是9月中旬以来中证500的杀跌对指数增强型私募影响较大,百亿私募的500指增基金全部收跌,跌幅从4%-12%不等,区间最大回撤也是在6%-14%之间。 量化私募的规模和收益取舍 量化私募在经历规模的大幅增长后,后期如何平衡规模和业绩的关系,已成为不少量化机构头痛的问题。 不仅如此,蓬勃发展的量化还引发了监管的高度关注。11月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一些量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发送《关于上线“量化私募基金运行报表”的通知》,要求量化私募在11月15日前完成首期信息报送,并且以后每月结束日起5个工作日内都要进行定期报送。 上述量化管理人监测报表的内容包含管理人基本信息、境外关联方和子公司信息,还有量化基金的策略、日均股票投资情况、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以及账户最高申报速率等。 关于规模是否会影响业绩,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认为,量化策略的收益率、波动率以及管理规模之间,存在不可三角的关系,会相互制约,对于量化私募而言,不可能做到三方面同时兼顾,也就是说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增大,量化策略的收益率肯定会摊薄,同时波动率会加大。随着量化规模越来越大,策略之间也会相互竞争,虽然红利未来依然存在,但是一个不断摊薄的过程,现在国内量化私募的超额普遍超过了15%,未来会缓慢向美国市场3%-5%的超额收益靠拢。 一位量化私募人士指出,理论上往往规模越大,收益越低。量化私募要测算自身的容量上限和天花板,确保存量投资者的利益,再考虑规模的扩大。不过,他表示,规模只是影响业绩的一个因素,要关注策略本身的盈利逻辑、盈利能力,找到平衡点。 另有行业人士表示,过多把精力放在规模或者为了优化短期业绩频繁调整策略,会牺牲对长期目标的积累速度,要警惕策略迭代跟不上的风险。 “在量化高速发展的今年,我看到有部分量化私募通过增加风格、市值、行业等敞口,来增厚收益,以此增加规模,但这势必也会增加相应的风险。”一位券商资管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量化私募而言,接下来的超额在哪里?千象资产表示,不同的管理人有不同的做法,有的采取放开敞口拥抱波动,有的全面拥抱机器学习,从线性模型往非线性模型甚至更复杂的模型转变,也有的开始尝试与主观研究相结合。 “但不管哪个方向,都离不开对更高的算力、更精细化的模型和更强的团队的投入。”千象资产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