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3季度宏观数据预览,3Q增长滑落至6%附近

0
回复
10478
查看
[复制链接]

360

主题

15

回帖

2709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2709
来源: 2019-10-1 10:49:5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预计,虽然9月工业生产增速有望温和回升,但不足以扭转3季度GDP减速的趋势。由此,实际GDP增速可能滑落至6%附近、即年初全国人大设定增长目标的下限。另外,我们预计9月社零增速大体平稳,鉴于新一轮加征的关税9月生效、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价格方面,油价冲高可能不改PPI下行趋势,而食品价格通胀继续攀升可能意味着9-10月CPI落在3%附近。以上预测与我们9月中金月度宏观景气指数(CMI)初值中传达的信息一致1。信贷周期方面,去年地方债净发行的高基数可能将压制今年9月社融存量的同比增速,但另一方面,考虑到近期基建投资增速加快、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可能会有所回升,并支持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
  3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可能滑落至6.0%附近,而名义GDP同比增速可能回撤至7.7%。7-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走弱(7月同比4.8%、8月4.4%)、出口增速下降、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平淡,因此3季度实际GDP增速相比2季度可能明显下滑。同时,3季度非食品CPI、PPI以及土地价格均明显回落,名义GDP增速大概率回撤。我们预计3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放缓至6.0%(对比2季度的6.2%),名义GDP同比增速下降至7.7%(对比2季度的8.3%)。(图表1中列出了我们对2019年3季度以及9-10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
  我们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8月4.4%的低点温和回升至5.1%,但10月再次微降。中金CMI生产分项的9月初值上升1.85个百分点,显示工业增加值增速在8月跌落至二十多年来最低的4.4%后(除个别月份受春节效应扰动外),9月可能有所回升。值得注意的是,9月工业生产活动可能受到十一长假/国庆限产前“赶进度”的短期提振,高频指标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至今6大电厂日耗煤量同比增速从8月的-2.2%进一步上升至5.7%,高炉、半钢胎和水泥企业开工率也季节性上升。同时,我们预计10月工业生产增速可能小幅回落——虽然10月工作日同比多一天可能对工业生产有所提振,但部分生产活动前置到9月、今年国庆限产边际影响可能较去年更大,并且新一轮加征关税即将生效。
  9月月报名义固定资产投资(FAI)同比增速可能从8月的4.2%微降至4.1%左右,隐含1-9月累计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可能放缓至5.3%。而10月FAI增速可能小幅回升。在此,我们照例重申,这里预测的统计局月报的FAI增速旨在表达我们对于其潜在趋势的一些判断,但实际公布的数值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失真”2。分行业来看,我们预计基建投资通同比增速可能微升。9月国常会提出加大对基建投资的政策支持。具体来看,会议要求专项债资金要在10月底前拨付到位、保证项目尽早开工。同时,基建相关的高频指标也有所回暖——建筑钢材成交量稳健增长,水泥价格有所上升。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继续趋缓,考虑到地产(尤其是针对开发商融资)相关政策收紧的影响可能逐步显现。同时,土地成交等领先指标也显示未来房地产新开工增长可能承压。此外,鉴于工业企业盈利增长低迷、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犹存,我们预计短期内制造业投资增长仍然乏力。
  9月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可能从8月的7.5%微升至7.6%,而10月可能在低基数推动下较明显回升。高频数据显示,9月前3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为-17%,较8月全月的-9.9%有所下滑。但是,受厂商月底集中上报销量的影响,近几个月乘用车销量增速往往在月末一周“跳升”——9月前三周的销量增速高于8月前三周。同时,地产销售旺季来临,9月至今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达到9.5%,较8月-9.5%明显上升,或将提振房地产相关品类的消费增长。
  随着9月新一轮加征的关税正式生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继续放缓至-3%,而进口同比增速可能仍然徘徊在-5%的较弱水平(分别对比8月的-1.0%和-5.6%,均为美元计价)。中金CMI 9月初值显示,外需分项小幅下降0.25个百分点1。9月发达国家PMI仍然低迷,尤其是欧元区PMI在“荣枯线”以下进一步下滑、跌至7年来新低。同时,新一轮关税将在9月生效,可能压低出口增速。基于我们对进出口增速的预测,我们预计9月贸易顺差可能达到333亿美元。我们预计,10月出口增速可能受低基数提振而有所回升,但进口增速可能大体持平。
  我们预计9月CPI小幅上行,但PPI同比跌幅将扩大——CPI可能从8月的2.8%上升至9月的2.9%;PPI可能从8月的-0.8%下滑至9月的-1.1%,10月可能进一步下探。9月食品通胀继续攀升。9月至今,农业部和商务部的食品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1%和4.6%(对比8月0.8%和5.6%的环比涨幅),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可能继续扩大。然而,核心通胀动能进一步走弱。我们预计核心CPI持平或再微降0.1个百分点。考虑到总需求增长乏力,PPI可能进一步下降——高频数据显示,虽然沙特遇袭后油价短期走高,但主要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价格走势依然疲软。
  9月,央行报和我们计算的调整后社融存量同比3增速可能相比于8月下降约0.2-0.3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地方债净发行同比大幅缩量。我们预计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为1.5万亿元,(最新口径下的)新增社融可能在1.8万亿元左右。同时,9月M2同比增速可能持平于8.2%。9月16日,50个基点的全面降准正式生效,有助于提振货币乘数,可能提升货币乘数。从银行资产端看,官报和我们计算的调整后社融增速或均将放缓——9月新增社融的非贷款项可能为3000亿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期7850亿元大幅收缩,主要因为地方债净发行明显缩量,9月地方专项债净发行1280亿元、明显少于去年同期的7390亿元。同时,9月非标融资余额可能继续收缩,但信用债净发行量较为稳健。
城市-地铁 (2).jpg
  主要受估值波动影响,我们预计9月外汇储备可能微升约50亿美元至3.11万亿美元附近。9月至今,美国长端国债收益率上升约23个基点,可能降低外储的估值水平;但同期美元指数下跌0.32%,推升外储估值。综合来看,我们预计9月外储将小幅上升。
  从目前以公布的月度数据和9月高频数据观察,3季度GDP增速可能滑落至今年增长目标的下限,且环比减速明显。鉴于目前的趋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目前看,货币宽松力度不及预期——但以往经验表明,货币宽松可能“滞后”,但不会“缺席”。虽然近期国常会明确提出货币政策应当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但当前实际货币宽松的力度不及市场预期。虽然9月16日全面降准50bp正式生效,但此后央行缩量续作到期的MLF。同时,央行维持MLF利率不变。在9月19日美联储降息25bp后,9月20日月度1年期LPR报价仅微降5bp、落在市场预期的最下限。整体而言,目前为止的货币政策放松力度较温和、效果尚有限。然而,我们预计,正如2014-15年间政策的演变——货币宽松可能“滞后”,但不会“缺席”。随着增长动能快速走弱,通缩压力上升、就业压力加大等“症状”最终将推动政府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重申此前的观点,我们预计对冲信贷周期走弱、增长下行的短期措施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贷款需求(下调MLF和LPR利率),提升货币乘数(降准),支持基础货币扩张(加大公开市场投放/盘活财政资金),以及弥补非标萎缩造成的社融缺口(前置明年地方债发行额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