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国内实际需求下滑,衰退型顺差对GDP有所支撑,消费和投资是主要拖累。1Q2019实际GDP为6.4%,持平4Q2018,主要支撑项在于房地产投资和净出口,叠加社融大幅改善,信用收缩明显缓解,我国经济基本度过快速下降期,但下行趋势仍未改变。2Q2019实际GDP为6.2%,较1Q2019下降,主要拖累项在于固定资产投资,核心原因依然是资本回报率低迷;具体分项中,利润偏弱导致制造业投资下滑,政策对房地产投资抑制作用上升,基建投资配套资金落实较慢,整体回升力度偏弱。值得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负向影响虽有所显现,但从数据上看,仍未对我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未来看净出口的负向影响不容忽视。回顾上半年经济走势与政策步调基本一致,12月政治局会议稳增长,一季度经济企稳;随后政治局会议强调调结构、去杠杆叠加外部需求下滑,二季度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
三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承压。从需求端的月度数据来看,三季度经济数据较二季度仍有所下滑。社零累计同比由6月8.4%降至8月8.2%;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由6月3.0%降至8月2.6%,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当中;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整体回升力度有限,由6月的3.0%上升至8月3.2%;政策对房地产抑制叠加销售低迷,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由6月10.9%降至8月10.5%,4月以来持续下跌。此外,三季度出口下行明显加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影响逐渐显现,净出口对GDP贡献将下降。三季度经济依然承压,但从更高频的周度数据以及9月PMI数据观察,边际上有一定好转趋势。
四季度经济能否企稳的关键在于消费和基建的支撑能否对冲净出口和地产的下滑,我们认为四季度经济企稳的难度依然较大。随着四季度逆周期政策发力,名义GDP上行以及汽车消费拖累减轻将带动社零增速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制造业同样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盈利改善将带动制造业趋稳,地产投资将受到土地购置费的拖累进一步下滑,而基建投资在房地产融资进一步收紧的情况下,配套资金加快落实将成为“稳增长”的主力军。但是,贸易摩擦对GDP的负向影响将在四季度的出口数据上得到体现(具体仍需关注第13轮中美磋商),并且随着地产政策收紧以及销售低迷,房地产投资的下滑也将更加严重。所以我们认为,净出口和房地产对GDP的负向影响可能更大,因此四季度经济企稳的难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投资中只有建安投资计入GDP,土地购置费并不计入GDP,而现阶段拖累房地产投资的主要是土地购置费的下滑,因此从GDP的角度看,四季度若竣工面积上升拉动建安,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可能稳定。
中观层面,9月生产整体偏弱。从需求来看,10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同比转负;9月以来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大,土地成交总价同比涨幅缩小;9月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跌幅缩小。从生产来看,9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由跌转涨;全国高炉开工率均值同比由涨转跌。从价格来看,9月以来有色金属、原油、水泥价格均值上升,钢铁和煤炭价格均值下降,预计9月PPI环比为负,PPI同比跌幅扩大;9月以来猪肉价格均值涨幅扩大,蔬菜价格均值下跌、水果价格均值下跌,预计CPI环比依然为正,CPI当月同比维持高位。
金融市场方面,资金价格上升,债券收益率分化,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全球股市下跌,工业品价格整体上涨。货币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1500亿元,资金价格上升,资金面有所缩紧。债券市场方面,到期收益率分化,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分化。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即期交易量下降。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方面,全球股市下跌,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大跌,国内工业品价格整体上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