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龄化叠加减税降费,引发市场对我国社保体系可持续性的担忧,社保体系究竟存在着多大的资金缺口?这一问题又该如何正确看待与妥善解决?作为社保系列专题的开篇之作,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社会保险缺口虽增,过度解读实非必要。社保缺口金额增加,主要来自养老、医疗。虽然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差额稳步上升,但实际较多收入来自财政补贴,剔除补贴后18年收支缺口超6000亿元。随着补贴依赖的加深,18年社会保险基金中财政补贴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五分之一,这也给一般公共预算带来压力,补贴占财政收入比重也达到近10%。从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上来看,资金缺口主要来自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由于社保事实上是财政体系的一部分,并且还有万亿元规模的保障基金作为社保体系的坚强后盾,我们认为,对于资金缺口的过度解读实非必要。发达省份收支稳健,东北、西部依赖补贴。从分省情况来看,多数均能实现当期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18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仅青海、湖北、黑龙江和辽宁四省存在当期收支缺口。但同全国情况一样,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补贴,其中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省份补贴占基金收入比重较低,而辽吉黑等东北省份和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这一比值较高。财政压力整体可控,区域分化较为明显。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对一般公共预算的影响上来看,各省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中位数水平约在20%,总体情况尚属乐观,但区域之间分化比较明显,辽宁、吉林、湖南和甘肃四省社保基金补贴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均超30%,社会保险收支失衡带来的财政压力值得关注。
缺口如何形成?空账、降费遭遇老龄化。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因何产生并逐渐扩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历史:制度转轨致“空账”,个人账户未做实。我国养老金经历了从现收现付到统账结合的制度转轨,而改革前并未形成资金积累,因此改革后个人账户未被坐实,形成“空账”;当下:社保费率下调,支出易升难降。当前减税降费成为积极财政政策主线,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率同样有所下调,而社保支出与居民消费挂钩,易升难降从而加剧收支失衡;未来:人口结构变老,缺口趋势扩大。从根本上说,社会保险基金资金压力上升还是来自人口老龄化,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赡养率由90年的19%升至18年的39%,在职职工承担的离退休人员养老负担大举上升,而在覆盖面已较充分、老龄化上升势头未止的情况下,资金缺口存在扩大而非收敛的趋势。
解决手段丰富,政策多管齐下。社会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的解决手段较为丰富,而实践中为合理分担成本,政策推进多管齐下。财政适当补贴,国资充实社保。首先,从政府承担成本来看,可以继续通过财政收入补贴社保,但日本经验表明补贴力度过大将加剧支出负担,因此补贴应当适度,但政府还有更积极的应对之策,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分享长期经营回报,“造血”优于“输血”。延迟退休年龄,发展二三支柱。其次,从企业和居民承担成本来看,提高缴费率实不可取,但由于我国退休年龄偏低,可以适当延迟退休缓解支出压力。另外,我国养老金过于依赖政府,个人积累不足,而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市场可以减轻对公共养老金依赖,降低支出负担。基金开源节流,提高资金收益。最后,从社会保险基金自身承担成本来看,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资金,减少不必要支出,如药品集中采购就减轻了医保支付压力;而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自身或委托运作,提高投资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