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版《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9年全球GDP增长率为3.0%,低于7月版预测的3.2%。差别来源于7月版预测的前提是“中美两国在6月G20峰会后避免了贸易紧张局势的再度升级”,而10月版则充分考虑了全球贸易摩擦影响的扩大,这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直接的成本上升,市场预期的动荡,投资减少以及供应链中断导致的生产率下降等。
现实之中,2018年下半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已经导致了全球经济下行循环,可以从多个经济体的多个行业观察到这种情况。而且2019年上半年全球贸易增长也仅为1%,低于2018年的3.6%,这也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影响中国,影响世界,最终也会反噬其身,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因此我们提示应更多关注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影响,关注其负面影响和次生灾害:
1.对于中国,发电耗煤等指标的回升只能代表逆周期调节有所发力。而事实上,2018年以来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增速其实是趋于提升的。而消费驱动、出口驱动(无论是中高端,还是中低端)行业其实都在降速。
2.在欧元区,2019年以来德国和法国的制造业PMI出现了明显背离。究其原因,德国高度依赖国际贸易,2018年出口占GDP的50.1%,进口占GDP的44.4%,净出口占GDP的5.7%;而法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远低于德国,2018年出口占比31.2%,进口占比33.2%,净出口占比为-1.2%。
3.对比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目前还能保持在临界值以上的经济体有美国、法国、印度、巴西、越南;而已经降至临界值以下的经济体则包括德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墨西哥、俄罗斯等。考虑各国进、出口占GDP比重,发现外需依赖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目前制造业PMI更低。
4.美国制造业PMI同样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回落,其中ISM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下行尤其剧烈,并已于2019年4月进入收缩状态。Markit制造业PMI最新读数为51.1,而去年同期为5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