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通胀预期超调,把握利率债短期交易机会

0
回复
11704
查看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5

回帖

503

积分

实习版主

积分
503
来源: 2019-11-1 06:51:30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PMI数据,制造业PMI数据录得49.3%,环比回落0.5pct,连续六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非制造业PMI数据录得52.8%,环比回落0.9pct。
  分析与判断:
  产需季节性回落,库存去化继续,价格指数大幅回落。
  1)内外需均显疲弱,需求再度跌破荣枯线。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回落0.9pct,继上月短暂回升至扩张区间后再度跌破荣枯线;出口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并未对新出口订单指数产生提振作用,反而大幅回落1.2pct,生产企业对贸易摩擦反应钝化。
  2)预期不佳,生产数据全线回落,或与季节性因素有关。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9月大幅提升后,本月再度回落,较上月大幅下降0.2pct,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预期难以得到改善。生产指数回落显著,较上月大幅下降1.5pct,为近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PMI的历史波动来看,多数年份10月产需指数均出现了回落,考虑到国庆节假期停工影响,本次需求和生产的放缓或与季节性因素有关。
  3)库存去化继续。采购量、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较上月分别回落0.6、0.2、0.4pct,其中采购量指数重新进入收缩区间,表明生产端受需求端压制较为明显,企业补库动力偏弱。
  4)进出厂价格大幅回落,PPI或有继续下跌可能。10月,出厂价格指数为48%,大幅回落1.9pct;主要原材料进购价格亦大幅回落1.8pct至50.4%,逼近荣枯线。价格大幅回落与需求疲软的表现一致,“下游需求向上游传导”的供应链逻辑仍较为顺畅,PPI的通缩周期可能仍未走完。
涨-多.jpg
  产需缺口主动收窄,经济动能放缓。
  10月产需缺口指标录得-1.2%,环比收窄0.6pct。由于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需求指数0.6pct,因此以“新订单-生产”构成的产需缺口指标延续了收窄趋势,但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预计将继续压制企业的生产意愿,但缺口的主动收窄有利于市场快速出清,从而加快供需平衡的恢复。从“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构造的经济动能指标看,该缺口在需求放缓幅度大于库存减少幅度的驱动下,环比回升0.5pct,潜在生产空间受制,短期生产、经济增长动力预计将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不同规模企业分化,中型企业逆势回升。
  分结构看,10月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景气程度出现了分化,大型、小型企业PMI分别录得49.9%、47.9%,均较上月大幅回落0.9pct;而中型企业PMI则逆势回升,环比提升0.4pct,录得49.0%。本月是继6月以后,全年第二次大型企业PMI落在荣枯线下方。
  非制造业出现分化,建筑业显著回暖。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2.8%,较上月大幅回落0.9pct。从结构上看,建筑业与服务业继续呈现分化,但本月表现为制造业回暖,服务业放缓的格局。制造业PMI指数大幅回升2.8pct至60.4%,而服务业PMI指数则回落1.6pct至51.4%。从分项上看,建筑业除新订单回落以外,预期、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而服务业则仅预期项出现了1个百分点的回升。
  投资建议:关注短期超调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综合来看,10月制造业出现了“供、需、量、价”四维度全面收缩,尽管季节性因素对产需存在一定的扰动,但下行幅度仍然超出市场的预期。需求持续疲软的影响正在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PPI通缩周期或将继续延续。当前经济面临着“基本面下行+通胀预期上行”的类滞胀格局,无论从“六稳”角度还是从确保经济目标达成的角度看,适当的逆周期调节确有必要,但猪肉价格快速攀升对通胀预期的冲击仍不容小觑,货币政策受到多方掣肘,难紧难松。我们认为此时正是财政政策接棒发挥效力的重要窗口期,建议关注近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变化。我们认为,基本面下行的长期逻辑仍然支持长期“债牛”,短期内将继续震荡格局,建议关注短期超调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