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中全会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所有“制度”的概括,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首先,所有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制度”保障。“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各个方面的细分制度,形成一个体系,指导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其次,我国的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我国的制度与我国的国情、现状充分结合,而且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改善的能力,既遵循大的原则,又不断学习进步发展改善。《公报》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我国制度优势的十三个方面。第三,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样的任务目标,一方面需要将现有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改进,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国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优势,来形成新的、更加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那么,所有的这些,意味着一个词:“改变”,改变的目的之一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四中全会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治理”。“治理”是制度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将“制度”这一“务虚”的概念,转向“务实”的重要承载。“治理”需要形成体系。国家治理包含党的领导、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这些方方面面既有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独立性,这就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符合其领域的治理方针、政策和手段。这一方面需要对制度进行“升级”,以匹配相应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需要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够将不同的方面联系起来,形成线、面,进一步形成一个体系。“治理”能力需要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当前的经济体量、人口数量、技术条件等要素在全世界均已经处于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我们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不仅对我们自己产生影响,也会对全球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带来了一些机遇,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壮大;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某些国家的制裁、压制等等。这就需要更高的治理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应对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观层面,10月生产依然偏弱。从需求来看,10月以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同比涨幅收窄;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跌幅扩大,土地成交总价同比由涨转跌;乘联会汽车零售同比跌幅扩大。从生产来看,10月以来,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同比涨幅扩大;全国高炉开工率均值下降。从价格来看,10月以来,钢铁、有色、原油和煤炭价格均值下降,预计10月PPI环比为正,PPI同比跌幅扩大;猪肉价格高位上涨,蔬菜价格均值下跌、水果价格均值下跌,预计CPI环比依然为正,CPI当月同比上升。
金融市场方面,资金价格下降,债券收益率上升,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全球股市上涨,工业品价格下跌。货币市场方面,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5300亿元,资金价格下降,资金面有所放松。债券市场方面,到期收益率上升,期限利差分化,信用利差走扩。外汇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即期交易量下降。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方面,全球股市上涨,黄金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