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期借贷便利可能开启“降息”,降息是应对经济增长下滑的必要措施。央行冰封MLF利率近20个月后,重新开启了MLF利率下行,预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行也很快会到来。我国经济增速3季度下滑至6.0%,工业增加值3季度也降至历年新低5.0%。中美贸易摩擦有所缓和,生产可能受到一定提振,但国内短期的汽车消费,长期的房地产投资均处于下滑,整体经济增长压力较大。
货币放松已经成为必须,市场对央行过于谨慎表示忧虑,本次MLF下降并不直接带来利率下行,本身只下降5BP,象征意味更多于实际意义,主要为了缓解市场忧虑。
2、央行货币政策仍然受制于通胀预期,通胀缓解才有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放开,时间预计在2020年2月份左右。通胀受到肉类价格带动大幅度上行,预计10月份通胀水平仍然超预期,有可能达到3.3%,高点在2020年1月份到来,预计物价水平超过4%。即使本轮通胀是结构性的,通胀本身也压制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央行货币政策既不会过分宽松也不会紧缩。央行货币政策放松需等待通胀回落,在此期间央行对市场以安抚为主。
3、LPR仍然是央行引导利率下行的矛,LPR同样表现出渐进式降息的节奏,央行着意下调MLF和公开市场利率以引导LPR继续回落。8月16日LPR改革后,8月份、9月份LPR分别下降5BP,而10月份LPR并未有所变化。央行可能改变策略,分别下调MLF利率和公开市场利率以引导LPR继续下行。同时也可以看到,央行仍然着意与渐进式降息,大幅降息可能较难看到。
4、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能也会小幅下降,央行总体保持稳步节奏,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力度可能略有增强。4季度预计仍然稳定,货币操作力度在明年2月份以后会增强。11月5日央行MLF足额续作,改变了9月和10月份分批投放,投放力度有所增强。
5、对市场的影响:敏感时刻的小幅利率下行,以及未来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升温,市场短期情绪有所好转,未来利率下行利好银行、非银等金融机构。债市方面,短期缓解了市场对于通胀约束央行货币政策的担忧。
长期来看,受到经济下滑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放松已经成为必然,市场仅需观察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