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从石油的商品属性、政治属性、金融属性三个方面讨论了油价 的各影响因素。
从商品属性的供给侧来看,全球的石油储量有限、分布不均、供需错 配,近年来供应呈“西升东降”态势。目前世界范围内原油储量分布极 不平衡,原油资源多集中分布在中东和中南美洲,这两块区域的原油 储量占比高达 60%以上,产量因为基本由各国原油储量禀赋和开采能 力所决定,同样分布不平衡。近年随着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油气的 大规模开采,北美国家原油产量明显提高,全球原油供应格局正从依 赖波斯湾的单极中心向两极对立演变,呈现“西升东降”态势。而原油 的消费量受经济规模与工业化水平影响,因此其在分布上与产量相互 错位,这种错位使得全球石油贸易规模十分庞大,并形成了鲜明的地 缘供需格局。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对原油供给做了进一步分析。
研究显示,供给和需求变动分别是 1985-1988 年和 1989-2010 年间油价 波动的主因。2012 年至今油价同时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影响,因 此需求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需求变化是沿着原油产业链由下向上依 次传导,并最终影响油价,这与供给端的直接影响形成鲜明对比。本 文对原油需求侧的分析侧重于两个线索:一是下游终需的变动,二是 中游炼厂的采货行为与贸易运输环节的库存变化。其中库存部分的内 容我们用了专门一小节做了讨论。
此外,石油有着鲜明的地缘政治属性,是国家之间博弈的工具和武器。 地缘政治属性意味着石油与一般的商品相比,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则, 有时甚至背离供需基本面。归纳来看,我们认为有三组重要的国际政 治关系会对石油供给曲线变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分别是:石油消费大 国与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博弈;石油消费大国相互之间的博弈;石油输 出国相互之间的博弈。我们就此分别展开了论述。
最后,“石油美元”的诞生令原油拥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而期货市场 的发展则令原油的金融属性进一步深化,具体表现为油价与美元指数 之间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油价远期结构数据可反映真实库存乃至供 需预期变化等。
回复查看研报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