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短期稳定-中期震荡-长期升值”的走势。
现阶段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美元走势和贸易不确定性
2016年底我国加强资本管制之后,人民币结售汇差波动明显减小,中美利差与汇率出现脱钩倾向。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参照美元指数走势,美元成为人民币盯住其他货币的中介汇率。贸易不确定性加大/缓和节点后的一个月,人民币汇率走势均与美元指数走势出现分化。平均来看,当每次贸易不确定性加大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比美元指数多贬值2%;当贸易不确定性缓和时,多升值2%。
美元指数短期内可能保持相对强势,但中期转为走弱概率较大
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差异共同决定美元指数走势。就当前来看,欧美货币政策分化不大,主要受欧洲经济基本面恶化和英国“硬脱欧”风险影响,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反映美国经济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对强弱对比。
短期美元可能保持相对强势地位,中期走弱概率较大。短期内受欧洲政治经济风险隐患上升影响,欧元和英镑双双走弱,美元指数可能保持在95-100的相对强势区间。中期来看,美国失业率进入上行周期,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2020年美联储宽松进程可能提速,美元指数可能回落到90-95的区间。
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短期稳定-中期震荡-长期升值”的走势
短期内人民币以稳为主,7.2是短期底。中美摩擦进入阶段性平静期,人民币短期内大幅贬值不利于金融稳定,不合防控金融风险的战略目标,实需交易原则在交易层面构成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安全垫。
中期内人民币弹性加大,在7-7.5之间震荡。中美摩擦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不宜对美方抱有幻想,做好最坏打算,不能排除金融、科技等领域出现新冲突的可能,人民币中期内弹性加大,发挥汇率稳定器作用。
长期看人民币独具优势,具有升值潜力。中国对美国外贸依存度较低,贸易不确定性不足以损害中国长期经济发展。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居于领先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有望掀开新篇章。
风险提示:
贸易不确定性再次加大、全球经济加速下行、英国脱欧扑朔迷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