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观点:政策持续宽松
虽然从经济形势来看,当前我国基本面仍处于下行周期,暂未看到明确的经济触底和企业盈利反弹的迹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形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国内政策面在持续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8月的LPR制度改革代表着中国跟上了全球“降息潮”。8月16日,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8月17日,央行进一步公布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更多细节。新的LPR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畅通利率传导路径,达到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效果。
此外,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释放出政策宽松的信号。会议提出,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要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财政政策方面,国常会提出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要确保9月底前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国常会中关于“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等表述引发市场对央行降准、降息预期的大幅升温。
9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稳步实施注册制,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短板,加快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9月10日,国家外汇局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限制。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近期市场正处于一系列的政策宽松的时间窗口之中。展望后市,在指数总量层面上,我们认为伴随着宽松政策的持续落地,预计市场情绪在短期内仍将相对活跃。从结构上看,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结构性方向也同样较为明确,我们建议继续重点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从ROE非常好但估值已经较贵的“价值龙头”扩散至一些二线品种的“隐形冠军”。二是国产替代方向明确的科技型高成长类公司。三是传统行业中有望实现高股息率的低估值公司。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基本面出现严重恶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