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解析之一:高增长本报告导读: 分析业绩预告相关规定和基本情况,多维度解析业绩预告事件效应,构建高增长选股策略,把握业绩预告带来的投资机会。 摘要: 业绩预告披露相关规定:交易所要求披露的业绩变动情形基本为亏损、扭亏和净利润同比上升或下降 50%以上;上交所仅要求年度业绩,深交所要求半年度、前三季度和年度业绩;中小板披露要求最严,创业板次之,上海主板相对宽松。 业绩预告分布:预告类型中预增和略增占比较大,预喜类型占比超过半数,正面利好业绩披露积极性高,主动披露占比接近四成;年度业绩预告数量最多,一季度最少;业绩预告月份聚集效应明显。 业绩预告准确性较高:发布次数,约 87%只发布 1 次,约 12.6%发布2 次,2 次以上极为少数;业绩预告范围与实际业绩比较,约 77%符合实际情况,约 13%低于实际。 业绩预告事件效应:公告后短期效应明显,超额收益主要由公告首日贡献,超额收益数值大小与业绩预告类型利空利好程度基本相符;长期 60 个交易日内,预增、扭亏和略增类超额收益较为稳定,超额收益分别为 5.61%、4.24%和 3.65%,胜率不是很高,基本维持在在55%-60%。 业绩预告高增长策略:剔除当年已知业绩对预告业绩的影响,寻找稳定高增长股票,具体选股标准为(1)业绩预告类型为预增;(2)剔除当年已知业绩后,未知净利润增速下限大于 0,上限大于 50%;(3)已知净利润增速大于 30%。相比仅选择预增股票,该策略在累计超额收益数值和胜率上均有所提升,预增后 60 个交易日超额收益为 6.74%,胜率为 61.85%。预增公告前 5 日超额收益正负主要影响短期超额收益,表现出反转效应,对长期收益影响不大;创业板 60日超额收益为 12.30%,胜率高达 74.92%;一季度业绩 60 日累计超额收益为 9.28%,胜率为 65.09%。 关注 2013 年度业绩预告:已有 1700 余家披露 2013 年度业绩预告,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业绩预告披露接近 100%,主板业绩预告披露率仅为 47.56%,业绩预告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主;2013 年度业绩整体略有改善,预增类型占比为 23.12%,高于 2012 年同期的 17.01%,预喜类型占比为 63.33%,同样高于 2012 年同期的 53.46%。重点关注创业板股票和一季度的业绩预增,对于持有期限要就较短的投资者,可选取公告前超额收益为负的上市公司。 1. 交易所业绩预告披露相关规定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发布的,对定期财务报告以预告的形式进行披露的报告,预告的内容包括对本期财务状况的预测,同比的变动情况,有的还会说明变动的原因。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和定期财务报告为上市公司披露业绩的主要方式,业绩预告作为三者之中时间最早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业绩出现重大变动的要求强制披露。业绩预告披露后,预计本期业绩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差异较大的,也必须及时刊登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交易所要求进行业绩预告披露的情形基本相同,主要为当期净利润出现以下三种情形:净利润为负值、实现扭亏为盈和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 50%以上(由于比较基数较小而出现上述情形的可以要求进行豁免);有所不同的是,上交所仅对年度业绩做强制要求,深交所则对全年度、半年度和前三季度业绩均有上述要求。
|